:: S I N O B A N K N O T E ::
 



繁體 简体 English

:: 问答集 > 历史 > 旧台币的小故事 ::
 
旧台币正面除国父肖像外,左边图案是位於总统府北侧的台银总行。该幢房舍原是木造,1938 年才改建成现今具浓郁欧洲风格的古希腊式多柱大楼,整栋屋宇气势雄伟典雅,完工後还被誉为是当时最优美的建 之一。在旧台币和 44 年(1955)版之前的各种直式台钞皆采「台银总行大楼」做为正面或背面的固定图案,直到 49 年(1960)版以後的横式纸币,才改用总统府中山楼莒光楼西螺大桥清水断崖鹅銮鼻等各种不同的设计图案。

国父肖像右边是台湾省地图。日据时代本省行政区先後历经十次调整,其中间隔最短只二个月,最长则相距十一年。光复後行政长官公署将日政府於 1926 年设置的「五州三厅十一州厅辖市」於 35 年(1946)元月改为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东、花莲、澎湖等八个县、九个省辖市及二个县辖市。但在 35 年版的旧台币都仅印台湾本岛而漏列澎湖,经省参议会(省议会前身)指正,才於 36 年(1947)版以後的钞券补印上澎湖群岛。

至於旧台币正面「台湾银行」四字究竟是谁所写?着名邮文作家潘安生(笔名晏星),在 413 期《凯燕周讯》所撰「老台币上的招牌字」一文中,曾推测这几字可能是出自当时台湾行政长官的陈仪所亲笔。另根据 85 年(1996)12 月出版的 980 期《时报周刊》也刊载一篇专访现任世新传播学院董事长叶明勋的报导,叶先生在访谈中说:「斯时,台湾用的钱是台湾银行出的台币,台湾银行那四字,还是陈仪的手迹」。以叶董事长现今在新闻界的崇高地位,和当时是中央社特派员身份奉令来台采访,曾亲眼见证光复初期本地的种种实况,察其所言应有相当高的可信度。陈仪由於二二八事件调离台湾,但仍继续出任浙江省主席,後因「渠蓄意叛乱勾结中共」被当时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告发,逮回台後遭军法审讯判处死刑,39 年(1950)6 月 18 日枪决。故新台币 43 年(1954)版之後的「台湾银行」四字也「因人废字」全抽换掉。简写的「台」也改成「臺」。

旧台币背面图案早年有人臆测是「中日甲午战争图」(详见前上海中国纸币集藏会钱万能主编《钞票上的故事》一书),後经考证实为郑成功围攻「热兰遮城」时与荷兰军方的交战图(热兰遮城即现今安平古堡前身,三百年前当地附近尚是一片海域)。据早期某邮刊曾报导,原图现藏台南市赤嵌楼,为此笔者还专程抽空前往实地印证可惜并未看到此画。另有一说此「海战图」系荷人所绘,选自荷兰驻台最後一任领事揆一(Coyett)所着《被遗误的福尔摩沙》(此书 1675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内容详述当时台湾实况,台湾有周学普的中译本收录於台银经济研究室编《台湾经济史三集》。本文定稿後笔者又在省府图书室借到一册由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的《府城文物特展图录》,书中 72 页有一幅署名安平文物陈列厅李启繁提供的「郑成功水陆围攻热兰遮城图」,经笔者端详确认应是旧台币背面图案无误,而此画目前是否为该文物陈列厅的藏品并供展示则尚待进一步求证。

林永隆 着

时间表
中华民国 (1911-1949,於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台湾於 1895 前
日据台湾 (1895-1945)
中华民国台湾 (1945-)
第一套人民币历史 (1947-1955)
第二套人民币历史 (1955-1964)
第三套人民币历史 (1962-1987)
第四套人民币历史 (1987-1999)
第五套人民币历史 (1999-)
台湾货币历史 之一 (-1945)
台湾货币历史 之二 (1945-)
旧台币的小故事
香港货币历史 (1859-)
澳门货币历史 (1905-)
大陈与其货币史 (1950-1955)
  

©©© 神州錢鈔 SinoBanknote 写信给站长 ©©©